起草單位為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超高壓公司、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、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、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、上海交通大學、上海熱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。
主要起草人為馮新巖、趙廷志、孫佑飛、張達、崔勇、盧志海、許淵、李杰、黃銳、呂俊濤、邢海文、王輝、任敬國、李超、張海杰、丁晶、史偉波、張明興、王文森、李承振、薛帥、趙紀民。
紅外熱像檢測是GIS設備運行中最有效的帶電檢測手段之一,可發現內部接頭過熱、罐體環流引起的過熱及套管引線過熱等缺陷。然而,現有DL/T 664中,未提及GIS設備發熱缺陷的識別方法,未給出嚴重程度判斷方法。為了推廣GIS設備紅外熱像檢測、診斷方法,特編寫本文件。本文件規定了GIS設備紅外熱像檢測要求、檢測部位、檢測周期、檢測步驟和判斷方法。
GIS設備內部接頭發熱,具有危害程度高、隱蔽性強等特點。宜按照精確檢測的各項要求開展檢測,以提升缺陷檢出率。故本文件所提及的檢測要求、檢測步驟等,參考了DL/T 664中精確檢測的要求。同時,GIS內部接頭過熱又屬于電流致熱,具有溫升速度快的特點,如存在刀閘合不到位等引起的接觸不良缺陷,嚴重過熱可能會在較短時間內就會導致GIS故障。故本文件提出有條件時,宜在GIS在送電完成帶上負荷后10分鐘~1小時左右的時間內,開展一次紅外熱像檢測。
本文件主要技術內容如下:
本標準實施后,有利于發現GIS設備內部導體接頭接觸不良、斷路器、隔離開關觸頭接觸不良、GIS外殼部分元件接觸狀況不好等引起的發熱異常,提升GIS設備健康管理能力,有利于GIS設備紅外熱像檢測周期、檢測要求、故障評判標準的統一。
填補了國內外GIS設備紅外熱像檢測與判斷導則的空白,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升級。